金年会

学习语|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民众号
宣布时间:2024-06-01 19:59:26
【字体:




学习语|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 。近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岑岭论坛在深圳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长期的力量”,为加速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偏向 。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今世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华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在恒久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奇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基础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是在创立性转化、立异性生长中华优秀古板文化,继续革命文化,生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来源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古板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 。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生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要挖掘中华优秀古板文化的思想看法、人文精神、品德规范,把艺术创立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今世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华不迷失自我、不迷失偏向,立异才华掌握时代、引领时代 。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职位的基础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基础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立异,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古板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新时代的文化事情者必须以守正立异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今世华章 。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生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溯历史的源头才华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基本才华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华实现配合的进步 。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容纳,不绝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昌盛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

——2023年11月24日,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

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要注重掌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品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秘闻,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流传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