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涉及党员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关系党的形象。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纪律的部分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华民族是重视品德、重视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品德当身,故不以物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增强品德修养、增强品德力量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灼烁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辉煌品格,也是干部应该磨炼的品质修养。要坚守精神追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坚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事情,为党和人民做事。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要害还得靠我们党自己。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基础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洁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但关系自己的家庭,并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续和弘扬中华优秀古板文化,继续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楷模,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高尚品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悦目法,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品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楷模。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付与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避免“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避免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不法牟利,避免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加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集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严防在自己身上泛起“裙带糜烂”、“衙内糜烂”。在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裙带糜烂”、“衙内糜烂”体现得淋漓尽致,老子为官不正带坏了配偶子女,配偶子女不端最终把老子拉下水。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等亲属一定要严格教育、严格约束。
——2020年1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集会上的讲话
要慎独慎初慎微慎友
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兴旺,兴旺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王法都有明确划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加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集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加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集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
——2020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