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贤彪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3日 第 04 版)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毅前行,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宽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引发信仰、获得启发、罗致力量,不绝坚定‘四个自信’,不绝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节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斗争、热诚贡献的坚定理想。”关于青年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用信仰书写青春,才华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回望百年党史,波涛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那是毅然走向仇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一定获得辉煌的胜利”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那是长征中为老乡留下“半条被子”的三位女红军,尽管她们深知征途漫漫、充满艰辛,却浅笑与老乡作别,满怀信念踏上征程;那是为掩护步队不幸被俘的方志敏,仇人不相信这位“共产党大官”身上没有钱,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而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流芳后世……一个个闪光的形象,定格在党的辉煌历程中,让党旗越发鲜艳。
百年征程波涛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革命、建设、革新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继续在前、贡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灼烁前途”,只为“让子女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个百年大党何以能青春常在,永葆生机与活力?信仰的力量,正是寻找谜底的一条重要线索。
信仰,能够点燃激情、燃烧梦想,让青春常驻。青年是标记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历史使命历来都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在我们党的辉煌历史中,无不闪耀着青年的智慧与孝敬。奋进新时代,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行。从繁华忙碌的都会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抗疫斗争一线到科研攻关前沿……在差别的岗位上,随处都有青年的英姿、青春的色彩。“今世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配合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坚定信仰,发挥古板,让血脉赓续、薪火相传,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觉悟。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人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无穷。从党史学习中引发信仰、获得启发、罗致力量,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铸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斗争精神,宽大青年必将成绩更开阔的人生、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在新征程上创立更骄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