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贺年,寄去东北煤城的祝福和关爱
——东守卫矿工会为“就地过年”职工家属快递东北特产“新年礼包”
木耳、蘑菇、松子、榛子、猴头菇……2月5日中午,看着快递员把这些东北美食装箱、打包、发货,东守卫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潭俊武掏脱手机拨通了媳妇儿的电话:“小梅,刚发回去一个快递包裹,你注意查收下,这是矿领导特地为我们春节不回家职工精心选购的东北土特产,送给咱家人的新年礼物,你和爸妈孩子都尝尝。”
今年春节,东守卫矿共有24名职工响应国家和企业防疫招呼“就地过年”。这些职工家近的在绥化、富锦、佳木斯,远的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为了让外地留双职工过一个宁静、舒心、快乐的新年,该矿结合实际出台了多项步伐,免费为“就地过年”职工提供三餐食宿、发放节日福利、安排娱乐运动等。春节前,该矿工会又精心选购了多种东北特产,装点打包,“坐上”快递奔向省内外各地,把来自东北煤城领导的祝福送到外地留双职工家中,让他们的怙恃子女一并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家”的温暖。
爸妈定心吧!我在矿山挺好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矿领导对我们挺好的,二老珍重身体不要太牵挂……亲爱的老婆,想你了!今年春节我不回家,照顾爸妈你辛苦了!有什么活就让儿子帮着干,自己孩子不必客气的……”
决定春节不回家“就地过年”后,潭俊武第一时间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妻子小梅虽然嘴上说着:“我懂,这是响应国家防疫招呼,也是为了家人的健康和宁静。”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俊武,一说你不回来,我心里空落落的”。潭俊武明白,自从2014年他从河北老家千里迢迢来到这边矿上事情,伉俪两地分家已经七年了。平时事情忙,每年一次春节探亲是他们伉俪俩都盼着的“鹊桥会”,也是难得与家人团圆的日子。怙恃年事已高,家里另有两个即将高考的儿子,妻子很辛苦,压力特别大。“儿啊,你在那边好好事情,定心吧,‘闺女’在家照顾我们挺好的。”小梅是个贤妻良母、孝顺儿媳,公婆待她如亲生,一直以“闺女”相称。儿子说,原本等着爸爸春节回去商量高考的事,现在只能在电话里相同了。
未能在床前尽孝,没能陪伴孩子生长,潭俊武觉得亏欠家人许多。“这些年辛苦我恋人了,我只有加倍努力事情,多出结果,多赚钱,才华回报企业和领导的关爱,回报家人的理解和支付。”
儿子,照顾好生病的爷爷;女儿,陪姥姥在家过年
“爸,我和您儿子今年过年不回家,不可在病床前给您尽孝了,寄去2万元钱,您好好养病,配合医生治疗,等疫情缓解,我俩就请假回去看您。”
“儿子,代我和你爸照顾好爷爷。”
“妈,今年过年我和您姑爷不回家了,寄去500元钱,您买点年货,让我的“小棉袄”陪您过年吧。”
“女儿,在家好好照顾姥姥。”……
这是近日东守卫矿职工宿舍治理员苏文芳与公公、娘家妈及孩子视频时说的话。
放下电话,苏文芳眼角有些湿润:“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我和老伴决定春节不回家了。公婆和娘家妈都在山西,前几天,公公患癌住院,正好孩子放寒假,我让儿子去医院陪护。娘家妈一个人我不定心,让女儿去陪姥姥过年了。”
2010年,苏文芳的丈夫韩建忠从山西老家来到东守卫矿当了一名采煤工人。因怙恃年事已高、身体欠好,儿子读研,女儿上大学,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事情中他任劳任怨,舍不得休一个班,月月出满勤,多次被评为“出勤状元”,月人为近万元。2017年,他在事情中受伤居家修养,收入大大减少,生活压力更大了。同年,苏文芳从老家赶来照顾丈夫,矿领导了解到韩建忠一家情况后,安排苏文芳在蔬菜大棚干些零活,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贴补家用。去年九月,矿里又安排她到职工宿舍当治理员。她人勤快、心眼好,宿舍扫除得窗明几净,经常吩咐住宿职工好好休息,上班注意宁静。她说,丈夫在单位住宿多年,如今看到这些住宿职工,感同身受。她真心对职工们好,职工们也都很信任她。去年,她被矿评为优秀协管员。
“矿里一直很照顾我们,今年疫情形势这么严峻,咱不可给国家和企业添乱。”苏文芳说,其实他们伉俪挺想爸妈孩子的,寄给公公看病的钱,是他和老伴的全部积贮。“虽然今年过年一家人离开几处,但心在一起,等疫情事后,我们再回去团聚。”
儿子说,吃酱肉,照旧“妈妈的味道”好
2月1日一大早,东守卫矿机电厂副厂长孙福国的老伴儿就开始忙乎给儿子打包新年礼物:酱牛肉、酱肘子、蘑菇、木耳等好吃的装满了一大箱。酱肉是她亲手做的,山货是她秋天上山采的。“儿子最喜欢吃他妈做的酱肉,说肉香里有‘妈妈的味道’”。提到儿子,孙福国一脸自豪和幸福:“儿子挺前程的,工程师,在大连一家央企事情。”
孙福国说,去年因为疫情,儿子的婚期一改再改,从五一到七一又到十一,今年是小两口结婚后第一个春节,考虑到孩子事情忙,他们和亲家早就商量好了,春节都去大连,和孩子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没曾想,海内疫情形势突然严峻,企业提倡职工“就地过年”。“没说的,必须响应国家招呼,支持企业防疫事情,春节不过出,在家宁静、开心过大年。”(云霞 符丽云/文 郑艳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