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人民日报 | 托起稳稳的幸福(“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来源:黑龙江金年会矿业控股集团
宣布时间:2020-12-15 13:59:01
【字体:




托起稳稳的幸福(“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十三五”以来养老效劳质量稳步提升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4日   第 01 版)

  这几年,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效劳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机构多了起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多样化养老形式火了起来,“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受到许多老年人接待……

  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完善养老护理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缺失的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生长,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大力生长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十三五”以来,我国养老效劳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社区养老效劳普遍开展;养老与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工业融合生长,业态不绝立异;从居家、社区到机构,从公办到民办,多元化、多条理养老效劳供应体系开端形成,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明显提升。

  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制度体系基本成形

  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的华雅老年人康养中心,今年83岁的谢文骅正在书画室练字。老人说:“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效劳,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谢文骅享受的“家门口养老效劳”,得益于“十三五”期间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效劳革新试点的推行。作为试点之一,衡阳市推行新建住宅必须同步计划建设配套养老效劳设施,政府无偿新建、改扩建社区养老用房等步伐,积极打造小区养老“毛细血管”。一批小而美、专又精的社区养老机构逐步兴起,让老人实现养老不离家的愿望。

  自2016年11月到2020年2月,全国共有200多个像衡阳这样的都会被纳入试点规模。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增强顶层设计,民政部等部分积极跟进,推动养老效劳快速生长,开端实现了从重视机构建设向居家社区机构协调生长的转型,从补缺型、碎片化向体系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转型,为构建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养老效劳体系涤讪坚实基础。

  ——制度体系基本成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包管法》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到民政部修订《养老机构治理步伐》规范养老机构效劳;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效劳生长的意见》,到各部分制定宣布养老机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养老机构标出宁静“红线”、质量“基准线”、效劳“品级线”,我国养老效劳制度体系基本成形。

  ——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取消对20张床位以下小微养老机构的消防建筑设计要求,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取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审批……一项又一项简审批、降门槛步伐的实施,推动全面摊开的市场生长情况基本形成。

  ——资金包管越发有力。“十三五”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养老效劳体系建设超134亿元,中央财务投入50亿元支持开展包括农村居家养老效劳在内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效劳革新试点事情。2014年至2019年,民政部累计投入本级彩票公益金85.46亿元支持地方养老效劳生长。在中央财务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基础上,社会资金投入越发踊跃。

  “目今,我国养老效劳政策已实现整体性突破,对推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条理、个性化养老需求,聚焦高质量养老效劳,起到了要害作用。”南京大学社会包管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说。

  养老效劳供应体系加速优化

  九旬高龄的周奶奶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西里,平日里最喜欢抵家四周的社区养老驿站,享受助浴效劳。

  “家里卫生间小,老人洗澡不便当,这个驿站离家近,空间大,设施先进,洗得舒服。”家门口有这样一个社区养老驿站,周奶奶的女儿也很兴奋。

  这个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养老驿站有8张日间照料床位,康复区、餐厅、阅读区、运动室、助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四周社区老人的效劳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从2016年启动社区养老效劳驿站建设试点至今,北京市已建设起1000多家这样的养老驿站,政府无偿提供园地支持,由专业化养老效劳企业卖力运营,着力买通大都会养老效劳“最后一公里”。

  在江苏省南京市,为破除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问题,外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一键呼叫等设备,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养老护理员上门护理效劳。

  “像这样的家庭养老床位,南京已设置5000多张,相当于新建50家中型养老机构。”南京市民政局局长蒋蕴翔说,不但如此,政府还给切合条件的困难老人家庭凭据2000元标准进行适老化革新,“算下来,比住养老院自制多了。”

  “照料很周到!”享受着养老中心贴心的效劳,年近八旬的江西省兴国县良村镇西岭村失能老人郭爷爷说。为解决农村失能特困老人恒久照护问题,兴国县立异实施公建民营、集中供养的方法,通过以奖代补、给予经费补贴引入有专业护理能力和医养结合条件的团队,将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老年人集中养护,包管全县失能特困老年人享受优质效劳。

  “十三五”以来,我国养老效劳供应体系加速优化。截至2020年2月,全国养老效劳机构和设施总数达19.6万个,床位761.4万张,其中社区养老效劳机构和设施16.2万个,占比82.7%。截至2019年底,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达54.7%,床位数占比达57.6%,提前完成“十三五”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不低于50%的生长目标。我国基本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效劳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效劳日趋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

  人工智能陪伴机械人、智慧护理床、远程监测手表……“十三五”以来,随着养老市场的昌盛生长,智能化适老产品正走进千家万户。

  “您好,王姨妈,有什么需要资助的?”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养老院调理指挥中心,话务员于倩正在与独居老人王姨妈视频连线。为解决老人居家养老但子女不在身边的难题,外地创立了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加入的虚拟养老院。

  在虚拟养老院的蓝色大屏上,实时播放着养老效劳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远程医疗、大数据剖析……“通过虚拟养老院的‘信息效劳+居家养老上门效劳’平台,我们能实时掌握老人健康等各项数据,为他们实时准确地提供定制效劳。”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说,“互联网+”为老人的养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十三五”以来,养老效劳更趋精细,更趋多元。

  在江苏苏州,外地在居家养老效劳中增设家庭夜间照护床位,解决居家养老夜间照护难题;在杭州、成都等地,通过大数据建立老年人需求评估体系,推动实现养老效劳供需的有效对接,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分类效劳,养老效劳正向着个性化精准效劳升级……新时代,越发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的养老效劳,正让老年人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十三五”以来,养老效劳领域革新“拭魅招”“硬招”不绝落地,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正化为一幅幅现实的幸福图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