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门路的探索
“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目标的提出
社会主义革新基本完成后面临的形势:在海内,党和国家的事情重心开始转移到生长生产力这一方面来,新建立的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简单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开始袒露出问题,实际生活中泛起不少新的社会矛盾。国际上,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尖锐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过失以及他的个人敬重造成的严重结果,但也保存严重的偏差,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的震动和思想杂乱。
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召开,标记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门路的探索取得开端结果,《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基本目标,就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海内外洋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指导思想。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显示了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兴旺的大会。
党的八大正确剖析海内形势和海内主要矛盾变革,明确划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八大坚持了1956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守旧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推进的经济建设目标;党的八大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党的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共选举出97名中央委员和7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党的八大是一次乐成的大会,它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并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基础任务。
党的八大后的进一步探索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党的八大以后,为了解决社会主义革新的遗留问题,中央凭据“三个主体,三个增补”目标调解经济关系,取得开端进展,并且爆发了一些搞活经济的新思路。党对农业集体经济的内部关系进行了调解,以简政放权为内容的革新逐步展开。为体例1957年经济计划,党在一个阶段内提出了反冒进的主张,到1957年底,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生长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绩。
五年间,全国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47亿元,各项事业获得较快生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大规模现代经济建设的开端。“一五”计划的完成,对中国工业化起步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名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