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国家缺煤炭”的酷热情怀,与第一批七煤建设者投身疆域小镇自力重生建矿区,他战天斗地,栉风沐雨初心不改,红心向党、心系企业,献了青春献子孙。如今,86岁高龄的许长福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用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许长福出生于1935年,1946年8月在牡丹江铁岭镇加入儿童团组织并担当副团长,1949年1月被组织保送牡丹江朝鲜中学学习,1956年进入东北工学院采矿专业学习,1961年8月响应国家招呼来到七台河矿区,今后扎根矿区,投身七煤建设。沐浴着党的辉煌,许长福由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老年,亲历着、见证着祖国的变革、七煤的生长。
许长福老人回忆,新中国建立后,煤炭作为国家经济生长的首要动力之源,支撑着各行各业的生长。1961年8月,许长福响应国家知识分子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招呼,离别读了五年书的东北工学院,来到七台河矿区。他说:“国家需要煤田、需要煤炭,我要到一线去。”就这样,许长福乘着闷罐车,来到了七煤前身勃利煤田准备处,并在新兴矿成为一名煤矿技术员。
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初期,煤矿工人的事情和生活情况艰苦,尤其是井下采掘事情面很是狭窄,有时只能容一个人弯腰进去,他们终年累月支付辛劳,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许长福老人说:“七台河矿区建设初期提出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土坯子揭开挖巢建成地窨子,人在里面烧炉子取暖、做饭、休息,一下雨就糟糕了,行李、鞋子全漂在积水里,纵然这样,感受能休息有睡觉的地方就很满足。”
在这样的情况里住了两年,考虑许长福每天白天下井、晚上要做规程和写设计很是辛苦,新兴矿技术科领导把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让出来,让许长福晚上在办公室办公和休息,白天再办公,便于许长福平静看书学习、制作规程,以免有人打搅到他。
“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国家缺煤炭!”这是七台河矿区第一批建设者的壮语豪言。许长福老人说:“我们的初心是千方百计多出煤,包管煤炭供应炼钢铁,听党话跟党走,国家需要煤炭,就尽全力想步伐多出煤,让国家强大起来。”
许长福每月64元的人为一直开到了1978年。这期间,许长福和所有共产党员、矿区第一批建设者一样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加班、下井没日没夜事情,因为在他们心中就一句话,那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宁可头拱地土埋脖也不让煤矿欠产,一切为了多出煤炭、多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
这期间,原七台河矿务局逐渐生长壮大,桃山矿、新兴矿、胜利矿(现新建矿)三个大矿矿井建设事情趋于正规化。随后建设了新兴矿二井和五井、桃山矿六井、新建矿二井和四井、新兴矿三井和五井。1985年以来,原七台河矿务局打牢煤炭生产宁静基础,矿井建设、矿井生产都坚持着部颁标准,增进了煤炭产量翻番增长。1991年,原七台河矿务局煤炭产量突破了千万吨。
许长福老人说:“七台河矿区建设初期,有大块优质煤田,煤质好,是炼钢的‘药引子’,年产煤炭一千万吨,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孝敬,祖国不会忘记七煤的。”
许长福老人的回忆纪录着企业生长的脚步,感动矿山、催人奋进,流经岁月、难以忘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七煤人。
耄耋之年,许长福老人仍时刻关注企业生长,体贴关爱年轻一代。他激动地说:“当年‘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国家缺煤炭’这个初心使命我们做到了。新时代要永续传承、世代发挥党百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不绝付与龙江矿工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以只争朝夕、高昂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事情,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金年会的征程中创立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