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自力重生开发建设的七煤走过了六十三年斗争历程,经历了艰苦创业、矿井革新、矿区东进、精煤战略、革新阵痛、市场磨砺,战胜了两轮困难时期的生存考验,生长成为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几代七煤人用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演绎了七煤不平凡的生长历程,这其中,就有六十一年党龄、八十八周岁的共产党员董占魁浓墨重彩的一笔。
掀开董占魁的履历,如掀开新中国的生长史、七煤的开发建设史。“超英赶美,大炼钢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立条件也要上”……七台河矿区建设初期,董占魁和所有矿区第一代、第二代建设者的铿锵誓言,穿越时空,久久回荡。
新中国建立初期,急需钢铁、煤炭支援新中国建设。“为了包管国家煤炭供应,再难也难不倒七煤人。”董占魁说,为了给祖国孝敬煤炭,七台河矿区第一代建设者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克服了重重困难,建设原七台河矿务局,为共和国生长输送炼钢的“乌金”。
其时我们的口号是‘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要上’,自己建设干打垒的屋子,盖起了一座70多平方米的宿舍,一半房间作为男宿舍,一半房间作为女宿舍。虽然有了住的地方,但这样的屋子到了雨季就会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棚顶、四壁渗水。一次,连下了三四天雨,我们起床一看鞋都没了,原来都被雨水冲到了屋外的一处洼地。”董占魁忆及自立重生、空手起家建设七台河矿区的历程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缺经验少技术、自然情况极端艰苦的年代。
1966年,董占魁来到新建矿北采426采煤队任指导员。在他原来的印象中,煤矿是高危行业,生产工艺落后。而实际上426采煤队其时已接纳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煤事情面接纳皮带运输,实行军事化治理,实行“三班倒”。
作为龙头大矿,新建矿煤质好,主要供应给鞍钢,市、矿领导很是重视新建矿,打高产时纷纷派人支援多出煤,干部与工人同上同下同劳动,昼夜连轴干,矿工身上有几多煤灰干部身上就有几多。“其时干部盯在现场,矿工都定心。”董占魁说:“随着时代生长,新建矿从斜井群革新成连续化生产矿井,用运输巷皮带运输,生产效率提高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煤炭产量也上来了。”
“党需要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随时听从党的召唤”,董占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七台河矿区这片沃土上,与矿区第一代、第二代建设者们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一路凯歌,用青春和热血为七煤的生长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辉煌的乐章。
岁月更迭,矿工精神的火炬在一代代七煤人手中通报、擎起。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七煤遇到了残酷的市场形势,历史把七煤人推向命运的十字路口。在艰苦岁月中磨砺、在革新浪潮中搏击的七煤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毅然挑起了历史付与的重担,唱响了多种经营创效的壮阔赞歌。
1987年1月,董占魁来到原七台河矿务局生产劳动效劳总公司。其时的企业经营困难,外债抵达1000多万元,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他们传承和发挥特别能刻苦、特别能战斗的矿工精神,励精图治,大力生长多种经营,七台河矿务局建设到哪里,生产劳动效劳总公司的煤矿就建到哪里,不但还清了外债,还盖起了家属楼,职工分到了福利房,月月准时开支、月月发放奖励。董占魁说:“看到生产劳动效劳总公司福利待遇好,人人发奖金、分屋子,许多人都要来事情,这个原来欠债累累、不被人看好的企业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生产劳动效劳总公司的模范示范发动下,七台河矿务局掀起了生长壮大第二工业的热潮,为煤炭企业转型生长涤讪了坚实基础。
如今,董占魁已步入耄耋之年,回忆起当年自力重生、艰苦创业的历程,他感伤万千:“在党的领导下,祖国越来越强大,老黎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希望新一代共产党员、七煤人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恋人民,勇猛拼搏、继续努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做孝敬。”